北京市全面啟動12歲-17歲人群新冠疫苗接種。在得知消息后,北京荷馬畫室第一時間咨詢了屬地和監管部門并積極與居住所在地的社區進行預約和登記,溝通、了解和安排新冠疫苗接種相關情況。
8月20日,北京荷馬畫室按照班級劃分校內所有學生有序離開畫室,前往平谷區平谷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疫苗接種點接種新冠疫苗第一劑。
▲小荷馬們在路上
“最近有沒有感冒?有沒有過敏史?”
荷馬畫室的老師們配合醫護人員仔細耐心的問診并對情況進行評估后同學們填寫了《接種記錄及注意事項告知單》。
同學們排隊等待疫苗的接種ing~~
老師們再次進行實際接種學員登記,確保對每一位學員接種情況登記在冊。
▲王巍錦校長登記中
疫苗接種完畢后,等待觀察30分鐘,確保沒有任何的不良反應。
接種完畢,安全返回校區,繼續認真上課啦~
接種新冠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重要舉措,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途徑,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此前,我校全體教職員工均已完成新冠疫苗的接種。
特殊時期,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松懈。我校會盡全力落實校園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師生健康與教學有序開展!
更多問題請下拉了解▼
● “12歲-17歲年齡段,既沒有在校讀書,也沒有工作該如何接種疫苗”、“接種疫苗需要帶什么證件”……針對學生家長們關心的問題,北京市疾控中心副研究員李娟一一進行了解答。
新京報:12歲-17歲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種,是以什么形式組織的?
李娟:12歲-17歲人群分為在校和非在校兩種情況。其中,在校生由學校統一組織接種,各區會按照就近接種原則,安排學生在學校附近接種點接種,或者在學校設立臨時接種點進行接種。
非在校青少年又分為就業和非就業兩類,就業人群由單位、行業主管部門、屬地街道或鄉鎮協同安排,主要由行業主管部門摸底,在其工作地或居住地所在街道或鄉鎮登記預約;非就業人群則直接在居住地所在街道或鄉鎮登記預約,去指定接種點接種新冠疫苗。
新京報:這個群體接種的是什么疫苗?
李娟:12歲-17歲人群接種的是新冠滅活疫苗,分別為國藥中生北京所和科興兩家企業研制,因為上述兩家企業的新冠滅活疫苗已經完成了對12歲-17歲人群的Ⅰ/Ⅱ期臨床試驗,并獲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在該年齡段開展緊急使用。
新京報:12歲-17歲人群全程免疫接種的最遲完成時間是什么時候?
李娟:新冠滅活疫苗需要接種兩劑次,間隔至少21天。根據北京市總體安排,對于12歲-17歲人群原則上于9月底完成全程兩劑次接種。
新京報:如果在此時間段內不在北京怎么辦?
李娟:如果因為旅游或回老家等原因沒有在北京,或者根據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暫緩返京的青少年,將錯過此次接種時間。但也不必擔心,后續會有查漏補種的過程??梢苑稻┑那嗌倌陮脮r按外地返京人員防疫管理要求,比如首先做好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等工作后,再按照學校和街道(鄉鎮)的組織安排開展疫苗接種。
新京報:如果在外地接種了第一劑,還能在北京接種第二劑嗎?
李娟:如果在當地接種了第一劑,一定要獲得明確的接種憑證,包括接種疫苗的品種、批號、第一劑接種日期和接種單位名稱,返京后拿著接種憑證便可進行第二劑接種。接種點會根據接種憑證補錄到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種管理系統中,這樣受種者的北京健康寶內就會呈現兩針完整接種記錄,便于今后查詢。
新京報:青少年接種需要帶哪些材料,知情同意書由誰來簽字,必須有監護人到場嗎?
李娟:青少年接種同成年人一樣,需要攜帶個人身份證用于接種信息登記,同時攜帶手機便于接種現場健康寶查驗。12歲-17歲屬于未成年人,疫苗接種需要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如果監護人不在北京,可以簽署監護人委托書,由被委托人簽署知情同意書。已就業、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16歲-17歲人群,由于在法律上已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自己簽署知情同意書。在校學生根據學校統一安排,由監護人或者學校工作人員陪同前往接種現場。非在校人群(前面提到的已就業的16歲-17歲人群除外)需由監護人陪同前往接種現場。
新京報: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安全嗎?接種前后要注意些什么?
李娟:目前,針對12歲-17歲人群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安全性良好,未發現嚴重不良事件。注意事項方面,由于全國實施新冠疫苗接種已有一段時間,家長及孩子可以從多種渠道了解新冠疫苗接種相關知識,并提前了解接種流程。比如,接種完成后需在現場留觀30分鐘,接種后如果出現局部疼痛、硬結、或乏力、低熱等一般不良反應,不用過于擔心,這些癥狀一般都比較輕微,無需特殊處理,一般兩到三天就會自行緩解或者消失。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持續或加重情況,建議就近就醫。懷疑與接種有關的不良反應可聯系接種單位咨詢報告。
新京報:哪些情況下,青少年不適合接種新冠疫苗?
李娟:新冠滅活疫苗的禁忌癥和成人相似,如存在以下情況不適合接種,包括(1)對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種非活性成分、生產工藝中使用的物質過敏者,或以前接種同類疫苗時出現過敏者;(2)既往發生過疫苗嚴重過敏反應者(如急性過敏反應、血管神經性水腫、呼吸困難等);(3)患有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嚴重神經系統疾病者(如橫貫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綜合征、脫髓鞘疾病等);(4)正在發熱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或未控制的嚴重慢性病患者。由于某些特殊健康情況非專業人員無法很好判斷,建議青少年監護人可到接種現場咨詢專業醫師,由其判斷是否適合接種。
新京報:有人會存在這樣的想法:現在疫情沒那么嚴重,可否等疫情嚴重了再接種?
李娟:從近期全國新冠疫情形勢,大家應該能體會到,我國仍然面臨疫情輸入和反彈的雙重風險,未接種疫苗的青少年同樣會受到新冠病毒的侵襲,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同樣也會有發生重癥病例甚至死亡病例的風險。尤其是開學后,學校作為青少年集中學習生活的場所,更容易發生呼吸道等傳染病的傳播,在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控要求中,麻疹、腮腺炎、水痘等傳染性較強的傳染病,一直有較高的接種率要求。因此,為了共同做好學校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確保青少年人群的健康安全,建議不存在接種禁忌癥的青少年,均應接種新冠疫苗,只有無禁忌癥者應接盡接,才能共同筑牢人群免疫屏障。
文章部分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